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工艺
新闻中心
文化
人才理念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工业水污染治理攻坚
发布时间:2024-10-10 10:12:09来源:hth下载

  在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一个以化工企业为主的园区里,流经这里的沫冲引河和三铺大沟水体呈现“墨水”色,当地村民反映,近几年园区化工企业的排污已经彻底污染了原本清澈的河水。摄影

  30多年的快速地发展,成就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奇迹,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受累于不合理的产业体系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环境污染,特别是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与此相伴的是,我国加强水体污染治理的步伐从未停止。进入2015年,我国治理水体污染的节奏进一步加快。1月,号称“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环保法开始实施,这是“有牙齿”的环保法,对污染“零容忍”,且惩治措施很严格;4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5月,一场声势浩大的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席卷全国,由陈昌智、、艾力更·依明巴海三位副委员长任组长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分赴内蒙古、黑龙江、安徽等六个省区开展实地检查,并委托其他25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域内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做自查。

  在上述治污行动中,加强工业水污染治理始终是重中之重。权威人士就此指出,工业一直是水资源消耗和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的关键,因此,必须有效控制工业废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以及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循着这条主线,治污举措频出。从调整产业体系到治理重污染工业公司,从集中治理工业集聚区水污染到严格执行法律制度,一场工业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已经打响。

  地处华东地区的安徽省水系发达,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境内更是分布着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当前,安徽省的治污压力不可谓不重。

  面对繁重的环保任务,安徽省将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作为环境保护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采取比较有效措施,依法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在安徽检查时指出,安徽省格外的重视工业水污染防治,严格环保准入,将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例如,安徽对淮河、巢湖重点流域内新建化工、造纸、酿造等重污染行业项目实行省级环保预审,对断面水质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否决,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省财政每年安排近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排放,2014年,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下降9.02%和10.30%,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如今,安徽全省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改善。2014年,全省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67.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8%,分别比2005年上升了24.3个百分点、下降13.7个百分点。长江、淮河干流安徽段总体水质为优,巢湖湖区总磷、总氮平均浓度比2005年分别下降了65.8%、17.3%。

  这也是全国治理工业水污染的一个缩影。权威人士指出,我国扎实开展重点行业污染治理,通过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不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同时,突出重点,针对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等10大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推动实施一批治污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来自环保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自“十一五”以来,国家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国务院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等措施,推动污染减排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完成COD(化学需氧量)减排12.45%,超额达成目标。“十二五”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总量控制指标在COD的基础上增加了氨氮,“十二五”前四年,已实现COD减排10.1%,提前达成目标;氨氮减排9.8%,有望顺利达成目标。同时,各地探索建立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稳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

  近日,记者正常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环保局环境应急专家组组长包景岭时,他指出,此次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要吸取这次的教训。要严格执行环保领域相关法律和法规,堵住漏洞。

  作为粮食主产地,黑龙江省的水资源保护情况必然的联系到生态高效标准农田建设和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黑龙江省格外的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松花江、兴凯湖等主要江河湖泊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松花江19个国家规划考核断面全部达到70%的要求,其中12个断面达标率为100%。

  尽管黑龙江省在贯彻实施水污染防治法,积极地推进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然而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还很艰巨,一些薄弱环节不容忽视。今年5月下旬,由副委员长带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在对黑龙江进行实地检查后指出,规划治污项目建设进度滞后,截至2014年年底,黑龙江省仍有34.4%的断面水质不能够达到功能区目标要求,19个考核断面中还有7个断面达标率不能稳定达到100%;全省“十二五”重点流域规划项目还有52.4%未建成,其中有23%的项目未开工,到今年年底,如期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放眼全国,水环境质量难言乐观。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尽管我国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污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比如,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总量仍超出环境承载力,区域性、结构型、复合型污染问题突出: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排放总量巨大,减排压力持续增大,2013年我国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已远超出环境承载力;结构性污染特征明显,2013年,造纸、农副食品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纺织业等四个行业的COD和氨氮排放量,就占到工业源排放量的一半以上;新型污染物不断出现,复合型污染严重,常规污染物问题尚未解决,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问题不断涌现。

  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执法检查组指出,从检查情况看,水污染防治法的贯彻实施中还存在着诸如污染物排放量大、水生态受损重、水环境隐患多等问题。以工业污染为例,一些地方产业布局不合理,约80%的化工、石化企业布设在江河沿岸,带来较高环境风险隐患,还有一些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地区仍未有效遏制高耗水、高污染行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环境保护部直接调查处理的重大及敏感突发环境事件中,超过60%涉及水污染。

  6月5日,甘肃省公布了对腾格里沙漠对环境造成污染事件的处理结果,14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依法依纪追责,其中武威市环保局局长范文智和分管副局长段育斌被撤职。同时,检察机关已依法对部分国家公职人员涉嫌渎职犯罪立案侦查。

  尽管相关责任人受到了追责,但是此次引起全国较大反响的沙漠排污事件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对工业园区环境水污染治理不足。

  对此,执法检查组指出,一是优化工业布局。加快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规划实施,推动城市建成区内现有钢铁、石化、印染等重污染企业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严控缺水地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实行重点行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

  二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造纸、小制革、小电镀等“十小”企业。严格环境准入,根据流域水质目标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加快实施清洁生产和节水技术改造,推进工业水循环利用。三是集中整治工业园区水污染。着力加强环境监管,对新建、升级工业园区要同步规划建设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治污设施,园区内工业废水必须预先处理达标后,方可进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与加强工业水污染治理相比,真正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理念更重要。权威人士指出,当前,诸多环境事件的发生与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一味追求GDP、非绿色发展……这些都是深层次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发展观。”全国人大代表包景岭指出,可持续的、科学的、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观要真正建立起来。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后,这位环境专家和记者说,尽管事故原因目前还未查明,事故周边的水域、河流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除个别点位短时少量超标外整体是达标的,但是此次爆炸事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必须要吸取这次的教训。他表示,要严格执行环保领域相关法律和法规,尽快修改完善这些法律,堵住漏洞,特别是增加有关信息发布、媒体的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